鎖右鍵語法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正向班級經營~教師社群側記

106學年度上學期教師精進教學社群

【正向班級經營社群】心得摘要

T1
參加社群讓我獲益良多,尤其每次從夥伴的討論中,都能感
受到教學的熱忱及對知識精進的態度,總是讓人在平淡的教
書生涯中精神為之一振;有時聽社群成員分享閱讀策略就能
從中得到新的想法,心中總是帶著下次也在班級試試的念
頭,有時和成員們談班級經營,談著談著好像困擾的問題就
煙消雲散了,所以我很開心可以參加這社群,感謝陪伴我一
起成長的伙伴!

T2
分享與討論許多正向輔導管教相關的最新理念,除此之外,
老師們彼此分享班級經營實際策略,也讓我增加不少啟迪與
收穫。身為教師應不斷自我成長,尋求更好的溝通技巧及解
決方式,在教學路上有夥伴的相互扶持與提攜真的很幸福,
謝謝所有研討的夥伴們,讓我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T3
聆聽老師們分享班級經營實際策略,增加不少啟迪與收穫。
隨著世界各國重視人權的風潮與「正向心理學」之盛行,面
對有問題的學生,老師應建立其信心,讓他找到自己著力點,
建立一個溫馨、快樂、友愛的環境,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
不同策略。身為教師應自我成長,尋求更好的溝通技巧及解
決方式,同時要懂得保護自己,避免自己在管教教學過程中
受到挫折,而減低了對教育的熱忱,參加這次的研習收穫很
多,可以聽到各位老師的教學分享,也讓自己可以更精進正
向管教的輔導相關活動。感謝一起參加研習的老師們!

T4
身為教育現場第一線的工作者,對教育理念隨時更新與精進
是必要,對話過程中有許多與正向輔導管教相關的最新理念
與趨勢,透過分享與討論,獲益甚多。而其中在課堂上跟學
生民主討論,練習自我討論對話,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進
而讓學生學會自我負責的態度與觀念,以及關注學生的學習
優勢,尋找學生的亮點,多鼓勵、同理傾聽,都可以幫助我
們在教學上親、師、生三方共創三贏。另外還有老師們彼此
個案分享,拋出問題,共同腦力激盪,交流資訊,尋求解決
方法,更是幫助激發我在教學上能更多元思考精進,在教學
路上有助伴的相互扶持與提攜是重要的,謝謝所有研討的夥
伴們,你們都是我學習的典範,感恩!



T5
感謝願意為了自己和孩子們努力的教學夥伴們,在社群中提
供了案例,也運用在社群中交換的方法回去試一試,教室的
風景也就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有一句話說得真好:「一個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
走得遠。」就像一堆木炭在火堆當中熊熊燃燒,如果把燃燒
最大的木炭拿起來,但過不久就燃燒滅盡。爬山的時候,
一路上有好友相伴,沿途說說笑笑,很快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也能夠適時地欣賞美景。
但是一個人就會急著趕路,就算趕到了終點,也常錯失身旁
的風景。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團隊合作的時代,
為自己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邁向目標,感恩。
教育的美好需要有一群夥伴們攜手與接力,沒有最好只有共
好,一起為了營造適性學習的教學場域繼續前行。

T6
雖然這學期社群共同對話的次數僅有四次,但我很珍惜也很
期待每次精進的機會。
在對話中,各位夥伴們的教學熱忱和班級經營創意,每每讓
我動容:原來我不是孤軍奮戰,原來還能這樣改變一個學生,
原來有些班級問題不能錯誤歸因在自己身上,我不需要給自
己太多壓力……但整體而言,看到何謂教、學不倦的精進態
度和熱情,自己很受撼動,猶如回到師院和初執教鞭彼時,
熱情重新在我心裡燃燒……
總而言之,這樣的社群有其存在並持續推廣之必要,我期待
校方也能更加重視教師精進這塊領域。

T7
身為教師,針對各種不同學生的問題,有時不免有黔驢技窮
的時候,而「正向班級經營社群」,除了提供最新的教學理論及教學方法外,讓我們能吸收新知,並透過老師們的討論及分享,從中學習到其他老師的寶貴經驗,對於我們在教學上有實質的助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還沒找到方法的老師。」透過這個社群,讓我能找到更多幫助學生的方法,獲益良多。




T8
教師是一勞心的行業,面對一群自我天真的孩童,
常有「難以理解」、「跳脫」的狀態,偶會深感乏力,
而這社群就是一個最佳的充電時刻,在這我聽到了
「同理」、「支持」、「肯定」、「鼓舞」,尤其是大家對教育的
熱誠、活力和學習,帶給我正面的力量,這個社群真好。

T9
參加這個正向班級經營社群,讓我收穫很多,可以吸收正向
能量,幫助自己提升教學熱誠,也學習到如何用正向能量應
對學生的(突發)狀況,和各位教育先進們一同學習,提升
自我教學效能。

T10
藉由社群老師彼此的討論,活絡了原本的思考模式,對於孩
子們原本的「問題」轉念他的「與眾不同」,和「他需要我
怎麼去協助他」,看見孩子的獨特和亮點,是我這段時間最
大的收獲。社群夥伴們共同分享好書、講座,大家能緊密地
串連在一起學習與成長。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不同的學習路徑,各自的夢】 深談技術型升學路徑的無限制沙龍


原本三天假期要下高雄和國中美魔女同學們歡渡元旦跨年趣,
收到這個技職相關沙龍的講座....把行程往後調了...
結果聯繫介紹趙主編和廖老師相會
三天假期去掉一天...於是取消明後天高雄跨年
改到海科館兒童廳值班陪小娃兒們玩樂趣...呵呵呵~

心得1(于貞)~
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做足了功課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心得2(泯亨)~
發現自己的興趣,找到熱忱補自己的不足技術再好
態度不好也拿不到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都不會累
在每一個階段都遇到一個老師

心得3(趙主編)~
什麼樣的生命經驗追尋並找到自己的夢想
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我的未來由我自己決定

心得4(葉教授)~
不要當過客的老師身為教師要認識世界與時代的脈動
看到孩子的亮點與能力,成就每一個孩子都能成功...

總結:
1.為師者要轉動自我的思維,多元思考學習的脈絡

2.孩子們的未來,身為家長的陪伴與支持最重要
放手和放心不容易,請不要用自己的需要去框架他們的未來...

3.不管教育政策或是產業發展趨勢
孩子需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邁向自我的未來...

4.國中就學期間對於未來選擇高中或高職就讀
無關乎你的成績而是你的性向
發現自己的興趣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熱忱...

5.實驗教育提供不同教育形式的選擇
自學或機構共學提供另類教育的考量...


現行國中端的試探與適性教育
是否對於較適於技術型高中的學生有利?

國中小老師對於孩子的影響力?

技職教育的教育方式如何讓孩子重拾信心?

學習的動機對於學生的重要?

了解未來生涯發展的多元選擇!


  

主持人: 職人雜誌主編 趙浩宏

與談人: 台大教授 葉丙成



44屆國際技能競賽 平面設計技術職類金牌 黃于貞

44屆國際技能競賽 汽車技術職類金牌 陳泯亨

日期:1061230日(六)13:30-16:00
地點:基隆市立明德國中 禮堂(近七堵火車站)


職人是台灣第一個以教育媒體為主體的社會企業,
致力於讓孩子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探索夢想與生命的方向,
從兩年前至今已經採訪超過七百則年輕職人的故事,
成為家長與老師引導孩子探索生命的教材,
也成為台灣技職工作者重新被社會認識的媒材。
在教育層面,我們相信「找方向比前進更重要」,
而在報導的價值層面,我們相信一個重拾專業、
尊重專業的時代即將來臨!










以下文章~由明德國中提供

基隆市的大家長林右昌市長及教育處陳素芬處長
非常重視基隆技職教育的發展,為了使孩子能得到適性發展,
幫助老師、家長一起來,帶動學生更加認識職業試探的
重要以及深入了解技職教育的教育方式如何讓孩子重拾信心,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在1230日下午兩點於明德國中與職人雜誌合作,舉辦《不同的學習路徑,各自的夢》主題沙龍,邀請今年取得國際技能競賽金牌的設計國手黃于貞、汽車技術職類金牌陳泯亨、職人雜誌主編趙浩宏以及台大葉丙成教授分享與對話,讓與會者能對於孩子的未來有更多元的想像。

基隆市明德國中沈校長深刻體會技職教育向下紮根的重要性,這二年來在市長及處長的支持下,致力於技職教育的發展,成立基隆第一所技藝教育職探中心、基隆唯一的技藝專班、七、八、九年級職群試探社團等,讓技職教育不再是一個點,更形成從小五、小六串起至九年級的一條線,並擴展成一個技職教育面。期待能帶給學生更為全面的技職教育試探,在未來生涯的發展上能更適性、快意。

隨著少子化和多年以來對於特定職業的刻板印象,這些年來接連工業4.0、新型產業崛起、傳統產業轉型、新型服務業等快速職場的轉變下,老師與家長不但對於多元職業的認識越來越偏離真實,對於孩子的職業試探方向也越來越不知所措,所以時常可以從每一年的科系招生狀況發現,選擇跟著媒體的動態與教育市場的招生資訊隨波逐流的現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在北部又擁有特別高比例的國中生選擇延後決定,繼續升學高中,直接放棄技職的十五個類群選項,讓孩子失去了許多可能性。

但是職業與夢想一直以來都不是可以那麼輕易在必須
兼顧學力能力的現行體制內取得的,如果老師與家長沒辦法
在孩子身邊支持他探索自我、擁有不同的選擇,
將近六成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從事無關工作的情形,
以及勞動力集中服務業、數十種產業嚴重缺工的勞動力
分配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有鑒於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快樂成長、找到生命方向,
這一次基隆市教育處與教育社會媒體職人雜誌合作,
藉由他們多年來對於年輕學生的專訪研究,
以及長期培養優秀技職生分享演講的經驗,
找來今年取得國際技能競賽金牌的設計國手黃于貞、
汽車技術職類金牌陳泯亨來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
讓他們從自身的生命轉折與對於國中教育、
技職教育的親身經驗出發,讓我們一起思考,
要怎麼幫助我們的孩子擁有多元的管道接觸不同的事物,
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來源。
並且邀請兩年採訪超過五百位技職生的職人雜誌主編趙浩宏
以及長期研究翻轉教育的台大教授葉丙成一起分享與討論。

希望藉此讓基隆市關心教育的教師與家長們能夠
為孩子們未來找到更合適的路。

佳句賞析

看到老哥在分享這些佳言

陸陸續續製作

拍照時也會思考哪一些可以當底圖的效果

試了再試滿意了再截圖~完成十張











路過發現美~鵝掌蘗

上個月看到福妹校長在捷運台大醫院站發現它...很心動
想找空擋親自去瞧瞧...
昨兒路過居然發現它們~喜出望外...
有時人生繞個路真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開心~YA~




鵝掌藤乎?鵝掌蘗乎?

根據台灣維管束簡誌,
鵝掌柴屬的分類主要以植物小葉的數目多寡,
做為第一個依據。
成株鵝掌柴的小葉數6枚以上(通常6-9)歸類鵝掌柴(喬木型)
或鵝掌蘗(攀緣藤本);小葉數目小於6(通常5-6)
則稱鵝掌藤(藤本)或是台灣鵝掌柴(喬木型)
觀之公園,路旁所種之鵝掌柴,其小葉數目無一不過六者,

卻都稱之鵝掌藤,豈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