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右鍵語法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秋分養生

謝謝中醫班秀玉和班長分享~秋分的養生與飲食
期待下週上課囉~


今天正值秋分節氣,當時序來到秋分,也就表示秋天已經過了一半,
天氣也會逐漸轉涼,在感受涼爽的氣候時,也來了解一下「秋分」吧!

在秋分點時,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
而當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各地就會開始夜長晝短。

秋分後會伴隨著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的氣候,
不太會出現夏天時雷電交加的現象,春天出現的昆蟲也會隨之減少,
但因水氣部充沛,天氣也會逐漸變得乾燥,容易出現皮膚搔癢、咳嗽等問題,
中醫師建議可多食用木耳及梨等潤燥食品。

進入秋分節氣後,氣溫降低的速度加快,早晚天氣變化大容易感冒,
除了早晚記得加件外套之外,也可透過運動加強身體的免疫力。

 「悲秋」情緒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身體對氣溫變化的不適應,
不只是長者,有些年輕人也容易在這時感到心情鬱悶,
建議可以透過養生及補水的方式改善體燥情況,或是利用運動、向朋友談心排解情緒。

入秋調養,記得多吃這5種食物
邁入「秋意濃」的時節,除了快意賞楓、飽嚐肥蟹的期待,
也別忘了天氣由熱轉冷是最容易感冒、老人家容易出事的時候。

平時的保暖、保養絕對要多加注意,而乾燥的秋季也要記得多補充水份。
在怡人的秋季雖然不用像冬天那樣強調進補,但體質較差的人可能還是要忌口,
盡量少吃性寒的食物、多補充性溫、多水份的蔬果,
以下推荐五類當季蔬果幫大家健康地渡過涼秋。

一、石榴
秋天由熱轉涼,天氣乾燥,老人家血液變稠遇冷身子容易出問題。石榴含水多,且助消化,健胃提神,又能軟化血管、降血脂,對於有高血壓的老人家最適合不過。而石榴酸甜促進食欲,對於部份食量小、身體又較虛弱的人也很合適。

挑選石榴有學問,綠色的石榴未熟不能吃,盡量挑色紅的石榴,但有些黃色的品種也很甜,可以考慮。色澤也很重要,不要挑到有暗斑與果肉鬆馳的,不新鮮。

二、梨子
中醫認為梨子能生津止渴、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在秋季這個容易引發肺部疾病的季節,最好多吃當季的梨子。有些人大便乾燥,一方面是攝取水份少,一方面是火氣大,梨子對於便秘等症狀皆能做出有效的改善,加上梨子纖維多,可促進腸胃蠕動,適合喜歡大魚大肉的人。與石榴一樣,梨子也有降血壓的功效,而時常頭暈、心悸耳鳴的人多吃梨也能改善症狀。

唯一的缺點是梨子性寒冷,脾胃虛寒、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吃。

三、棗子
相比其他秋季水果,棗子貌不驚人卻在多項營養元素含量排名居首位,如維生素C、鉀、鎂等等。維生素C可以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老人宜多吃。棗子還能夠生血、補氣,平時做菜時可以多加利用,如燉雞、煮甜品。但因為棗子性偏寒,來月經的女性或胃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四、蓮藕
秋天屬金,金行色白,所以中醫說秋天可以多吃白色的食物,而其中當季的蓮藕就是很典型的白色食品。蓮藕可以做菜與甜品,也能涼拌做開胃菜,是很好料理的蔬菜。蓮藕可生吃,但生吃性寒,體寒氣虛者不宜,而煮熟之後,物性由寒轉溫,可以健脾養胃,反而適合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人。蓮藕主要的營養素有維生素B、維生素C、鉀、丹寧酸等,可以抗氧化、補血,還能活血化瘀,十分適合老人家。

因為蓮藕是少見的食物,一般人比較不會挑選,基本上要選藕節粗而短、外型飽滿無損傷,最好帶濕土的蓮藕,若是切片包好販售的,不要選擇顏色太白、有異味的藕片。

五、菠菜
大家都知道,菠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菠菜中胡蘿蔔素的含量遠高於其他蔬菜,抗壞血高於番茄,所含的维生素K也是葉菜類中最高的。因為菠菜營養素豐富,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入秋後新陳代謝速率減緩大家可多吃菠菜促進身體機能。另外,菠菜富含的核黃素能預防口角潰爛、舌炎等症狀。

菠菜種植容易,所以價格不貴,民眾可以多加利用。但要注意菠菜富含許多吸收鐵的物質,所以雖然菠菜是鐵質多的食物卻反而會抑制鐵的吸收,缺鐵的人吃菠菜要適量。


秋分

根據紫金山天文台的測算,
今年進入秋分的確切時間是在9222249分,
這也是近116年來最早的一個秋分時刻。
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

「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陽光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
此後,陽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中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故秋分也稱降分。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秋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秋分」的特點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二是按中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於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的氣候秋分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中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煙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華北地區已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正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秋分時節的乾旱少雨或連綿陰雨是影響「三秋」正常進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別是連陰雨會使即將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爛或發芽,造成嚴重損失。「三秋」大忙,貴在「早」字。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適時早播冬作物可爭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熱量資源,培育壯苗安全越冬,為來年奠定下豐產的基礎。「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南方的雙季晚稻正抽穗揚花,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早來低溫陰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氣,是雙晚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必須認真做好預報和防禦工作。
秋分時節多加健身
因為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我們在平日的飲食搭配上應根據食物的性質和作用合理調配,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證用膳,這也是避免機體早衰,保證機體正氣旺盛的重要條件之一。歷代醫家和養生家之所以重視養護正氣,是將其視為機體強壯的根本所在。
精神養生
在精神養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氣候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這時,人們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同時精神情緒上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節時,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靜則養身,則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飲食養生
在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症,宜多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鴨肉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廣東民間歷來秋日最多潤養的湯水,此時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蘿蔔陳皮鴨湯、玉竹百合豬瘦肉湯、木瓜粟米花生生魚湯、沙田柚花豬肝湯、無花果白鯽湯、霸王花蜜棗豬月展湯等都是家庭養生之品。




 秋分養生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在每年的陽歷9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為180度開始。歷書記載:「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也。」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曰:「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二月陽中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八月陰中收聲」,所以不再打雷了。《禮記》注曰:坯,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份,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後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金菊正黃。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
南方的氣候由這節氣起才始入秋。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傳統醫學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因此,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在精神養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氣候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們的情緒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這時,人們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秋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同時精神情緒上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節時,天高氣爽,是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機,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練健身操等。在進行「動功」鍛煉的同時,可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靜則養身,則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從秋分開始,人們的秋燥癥狀一般屬於涼燥。秋分之前有暑熱的余氣,故多見於溫燥,秋分之後,陣陣秋風襲來,不僅使氣溫變化劇烈,而且使氣溫速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涼燥。當然,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和機體反應有關。溫燥咳嗽是燥而偏熱的類型,涼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類型。這兩種類型的秋燥臨床癥狀是不同的,需請醫生對癥治療。
秋燥癥是由於體弱,身體的保溫與散熱機能不能很好地隨天氣、氣候的變化而產生的類似於病態的一種生理反應。要防止此癥,就得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適應氣候變化。秋季鍛煉身體,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調節飲食,應以清潤、溫潤為主,如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是腸道傳染病、瘧疾、乙腦的多發季節。醫學認為,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不注意防護和飲食、生活規律,就會引發相關疾病。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還要注意講究心理衛生,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秋天也常引起許多舊病復發,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的復發,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則會加重危險。敬請大家多加注意。
在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同時秋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乾燥及乾咳、聲嘶、皮膚乾裂、大便燥結等燥癥,根據各人體質可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各地許多民間歷來秋日最多潤養的湯水,此時正是大有所用。
春華秋實,在繁茂的秋收季節,誠愿大家身心健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編輯